学者倡培养湾区融合型规划人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3/9 15:13:09

  由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华侨大学及东海大学举办的“2018年澳门空间发展规划研讨活动周暨七校研究生联合设计营”3月5日至10日在澳门举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局之际,学者们纷纷表示,澳门应该培养熟悉澳门特色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大湾区融合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人才。

  在宏观层面,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内地、香港、澳门三种完全不同的规划体系、法律法规和空间开发管控。相比其它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的难度和挑战性之高绝无仅有,无经验可循。要做好湾区层面的顶层设计,国家急需培养具备粤港澳三地空间发展视野的相关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

  本澳需高端城市规划人才

  在中观层面,澳门城市空间发展长期缺乏高端的科研院校和人才。回归以前,澳葡政府主要采用拿来主义,沿用葡萄牙城市规划制度和理念,或者直接借鉴临近地区的经验,忽略本地城市建筑规划人才的在地化培养。回归以后,城市规划研究主要由政府委托内地科研机构开展,仍然忽视本澳科研体系的培育,导致缺乏本地相关人才储备。类似轻轨规划、新城填海等大型规划设计项目,往往要花“巨额学费”取经,但最终仍无法找到有效对策。

  就微观而言,从顶层设计走向实施,澳门城市空间发展要理解和落实中央给澳门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的专业人员。根据工务局资料,截至2018年1月,澳门注册城市规划师仅57位,其中已登记为实习导师的仅3位。这对于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65万人口,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而言是远远不匹配的。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认为,澳门对城市规划、空间改善和提升,对相关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激烈竞争,相关人才捉襟见肘将成为澳门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障碍。

  四建议培养本澳人才

  如何建立适合本澳情况的空间发展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应注重本土化和跨学科的视野。张志庆教授指出,澳门作为一个城市,其发展似乎可以借鉴很多其它城市发展的经验,又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以直接遵循,因为澳门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文化及政治环境。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建筑学、建筑人类学、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大有可为。

  张志庆教授介绍,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现正申办建筑学硕士和博士课程。硕士课程计划分成“建筑遗产保护”与“滨水都市建筑与设计”两个专业,博士课程拟分为“都市设计与更新改造”与“建筑可持续设计”两个专业。课程设计紧贴澳门人文特色和地理环境因素,例如“建筑遗产保护”方向注重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情感认同,进而结合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应用;而“滨水都市建筑与设计”方向则着重建筑设计与地理特色融合,进而趋向可持续设计实践的进阶操作。学院于2008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以来,至今已经构建起从平面、立体到空间的专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景观与室内设计),完成了本、硕、博的课程改造和增设。目前招生报名踊跃,专业发展趋势良好。学院进一步有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申办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相信能满足社会未来对建筑学专业的高阶知识理论与学术研究人才的需求。

  其次,产学研一体化。有与会学者建议,建筑学教育可以借鉴欧美顶尖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注重产学研一体。

  第三,国际化视野。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马泉教授认为,设计学、建筑学人才培养必须直接与国际接轨、弯道超车,在短时间内形成自身的特色。目前,澳科大已经建立了和国外顶尖设计院校的联合培养计划,同时采用国际联合设计工作坊的模式进行多校合作交流。

  第四,湾区化视野。华侨大学副校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塨教授指出,联合设计是一种多校学术思想和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更是通过多校合作与澳门当地学者展开大湾区的学术讨论。他建议,澳门的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必须依托整个大湾区,加强学术交流,培养适应大湾区城市发展的专门人才。

  图片说明:国际七校联合研讨澳门空间发展规划,图为与会嘉宾学者合影。

  图片说明:张志庆教授透露,澳科大现正申办建筑学硕士和博士课程。

  图片说明:刘塨教授认为澳门人才培养应依托整个大湾区。

  图片说明:澳科大马泉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总裁世界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总裁世界对所有观点均保持中立态度,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总裁世界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4 - 2017 www.ceoedu.com/www.ceoedu.com
总机电话:0755-88844436   业务联系:0755-83692700   中国·深圳 粤ICP备14047004号
客服咨询
24小时客服在线
马上咨询